蜂巢涉外专利

美国商标使用证据造假,基本上就告别美国市场了

一、背景介绍
在美国商标法框架下,有两种主要的商标申请基础:一是“实际使用”,二是“意向使用”。对于已经在市场上实际销售并且使用该商标的申请人,可直接以“实际使用”为基础提交申请,需同时提供“使用证据”,即在商品包装、网站页面或广告宣传中实际展示商标的照片或截图;对于尚未进入市场的申请人,则可以先以“意向使用”方式申请,并在后续补交使用证据后转为正式注册。

然而,近年来,随着商标注册热潮的持续升温,不少申请人为了加速获得商标注册,或为提高商标审查通过率,铤而走险,伪造或篡改使用证据,其手段多样:修图篡改产品包装;将“未投放市场”的测试样品当作已上市商品拍照;甚至购买竞品商品并贴上自己品牌标识拍摄为“使用证据”。此类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商标制度的公信力,也给权利人自身埋下了隐患。

二、问题成因分析

  1. 审查要求严格、流程较长
    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使用证据的形式、内容有严格要求:商品必须已经在“正常商业活动”中销售,且使用者与申请人主体一致。对时间点、展示方式(标签、包装、网页截图带有购买方式和价格、含商标文字本身)等都有细节规范。合规准备过程繁琐耗时,一些卖家为了图快,铤而造假。
  2. 法律后果认知不足
    许多申请人或代理人对“伪造使用证据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”缺乏充分认识。根据《兰哈姆法案》第14条规定,一旦查实提供虚假使用证据,USPTO可启动撤销程序,并对申请人及代理人进行罚款、吊销其执业资格,甚至对商标注册产生永久污点。
  3. 行业竞争激烈,急于获得品牌保护
    跨境电商、快消品、电子产品等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。先拿到商标注册、上线品牌备案可有效阻挡跟卖、抢注。因此,一些企业因短期利益驱动,宁愿铤而走险,以期速获注册。
  4. 代理服务鱼龙混杂
    市面上部分商标代理机构为降低成本、提高业绩,可能在代理过程中对申请证据进行“包装”或“优化”,甚至自作主张篡改客户材料,导致证据造假风险加剧。

三、造假行为的风险与法律后果

  1. 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或已注册商标被撤销
    一旦USPTO或第三方发现使用证据造假,将在审查阶段驳回申请;若造假在公告期后被举证,任何利害关系人均可提起撤销程序,夺回商标权。
  2. 品牌诚信受损
    商标是企业形象与信誉的重要载体,证据造假曝光后,将严重损害消费者和合作方对品牌的信任,影响品牌未来发展。
  3. 经济与法律成本高昂
    应对撤销程序需要聘请律师、收集真实证据、应诉辩护,不仅耗时数月乃至数年,还需要支付高额律师费和程序费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。
  4. 代理人执业风险
    若代理人在明知或未严谨审核的情况下提交伪证,可能承担专业失职责任,面临USPTO的纪律处分,甚至被吊销代理执业资格。

四、解决方案与合规建议

  1. 严格遵循USPTO指南
    申请人和代理机构应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USPTO发布的《商标手册》(Trademark Manual of Examining Procedure, TMEP)中关于使用证据的规范,确保提交的每一份材料都能够完整、清晰地证明商标在商业产品或服务中的真实使用。
  2. 完善内部流程与存档管理
    建议企业建立商标使用合规管理体系:
    • 每次产品包装设计更新、广告上线、网店页面改版时,及时存档截图、拍照并标注时间、地点和渠道;
    • 由专人或团队定期进行合规审核,确保所选用的证据源可靠、清晰;
    • 在重要时间节点(如产品上市、广告投放)后预留真实购买订单、物流记录、收款凭证等辅助材料,以备后续补充。
  3. 选择资质良好、经验丰富的代理机构
    在委托代理时,应优选具有美国USPTO注册代理人身份、丰富实务经验以及良好口碑的机构或律师事务所。签订合同时,明确约定材料来源、责任范围和后续补证义务,避免因代理失误造成合规风险。
  4. 加大法律培训与合规意识建设
    企业应对内部市场、法务、品牌、运营等团队进行定期商标法培训,宣传“证据合规”的重要性与风险;对关键管理者和相关负责人开展专项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培训,提升合规意识。
  5. 遭遇质疑时的应对策略
    • 若USPTO审查员发出疑问或第三方提起撤销,需在规定期限内积极响应,提交完整真实的使用资料;
    • 必要时聘请专业律师,准备补充声明、证人证言及其他辅助证据;
    • 对于不实指控,也可通过律师函、行政复议或诉讼方式予以抗辩。

五、总结
美国商标使用证据造假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挑战,更可能让企业的品牌资产化为泡影。跨境电商与传统企业在“走出去”过程中,需树立长远发展理念,以合规为前提、以真实为核心,做好商标使用证据的规范化管理。只有在透明、公正的商标保护体系内,品牌才能赢得市场信任,实现可持续增长。切莫因一时之利,而埋下未来被诉撤销的隐患;唯有尊重规则、守正出奇,方能让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傲然屹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