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背景介绍
近年来,随着全球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等平台成功“出海”,在海外市场开拓品牌知名度和销售渠道。尤其是在亚马逊北美站,中国卖家所占比例持续上升。为了提高店铺的专业性和可信度,许多卖家开始重视品牌建设,并尝试注册海外商标,以加入亚马逊品牌备案,享受平台的诸多品牌保护和营销支持政策。
然而,随着这一趋势的扩大,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。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:中国卖家的美国商标被他人抢注,给业务发展带来巨大困扰,甚至面临店铺被封、链接被下架、商品侵权等严峻后果。
二、问题分析
美国是一个“使用在先”与“注册在先”相结合的商标制度国家,但由于其注册制度相对开放,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商标,无需提供在先使用证据,这就为“恶意抢注”提供了可乘之机。以下是抢注问题的常见表现形式:
- 竞争对手或第三方提前注册商标
有些抢注者通过监控亚马逊平台、社交媒体、电商网站等途径,发现尚未注册美国商标的中国卖家品牌后,迅速向美国商标局(USPTO)提交注册申请。一旦注册成功,原品牌方反而被视为“侵权者”。 - 律师代理机构“反向注册”
个别不良中介机构,在为客户服务时偷偷以自己或关联公司名义注册客户品牌商标,之后以“拥有商标权”为由向客户收取高额“授权费”或“转让费”。 - 品牌备案受阻,链接被下架
一旦商标被他人抢注,原品牌方不仅无法顺利完成亚马逊品牌备案,还可能被抢注方投诉侵权,导致商品链接下架,甚至账户被暂停,严重影响销售。 - 维权成本高、周期长
商标被抢注后,原品牌方往往面临申诉难、维权贵、时间久的问题,例如提起无效程序、反抢注诉讼或和解谈判等,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。
三、解决方案
针对商标抢注问题,跨境电商卖家应从预防与应对两个方面入手:
- 预防为主:提前注册海外商标
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早进行美国商标注册。即便尚未大规模开拓美国市场,也建议提前布局,以防止他人抢注。可选择标准字符注册,适用于大多数品牌。 - 选择可靠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
卖家应选择经验丰富、信誉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商标注册服务,避免遭遇“反向注册”或信息泄露等风险。正规的代理机构应明确标注商标归属权在客户名下,并提供透明的申请流程。 - 定期监控商标状态和第三方注册情况
使用专业的商标监测工具或委托代理机构,定期检查是否有近似或相同商标被申请,可及时提出异议、抗辩或防御性注册。 - 遭遇抢注后的应对措施
- 若抢注尚未通过审查,可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;
- 若已注册,可通过“撤销”“无效”程序申请撤销;
- 若抢注者在亚马逊发起投诉,需结合品牌使用证据、销售记录等反证;
- 可考虑通过协商、买回商标等商业化方式解决,但需谨慎防范敲诈行为。
- 加入亚马逊品牌备案项目,增强品牌保护
成功注册美国商标后,应及时在亚马逊进行品牌备案,可享受诸如防止跟卖、A+页面、视频上传、维权支持等功能,增强品牌安全性与消费者信任。
四、总结
跨境电商在国际化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知识产权的问题,而商标作为品牌的重要资产,其法律地位与保护措施至关重要。美国商标抢注并非个案,而是一个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的问题。中国卖家唯有树立风险意识,及早进行商标布局,规范品牌管理流程,方能在海外市场稳健发展,避免在本该收获成果的阶段因商标问题而满盘皆输。
对于已经遭遇商标抢注的卖家,也无需恐慌。只要掌握正确的法律工具和策略,通过专业机构的协助,仍有机会夺回品牌控制权,恢复平台正常运营。在跨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,知识产权不再只是法律问题,更是企业出海战略中的核心资产。